辅导员工作室扎根学生社区深入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
作者:大医学生工作 时间:2025-04-07 点击数:
近期,大连医科大学“‘精心’应急救护”辅导员工作室在大连市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下,扎根学生社区,持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活动。活动吸引了大量学生积极参与,目前已持续开展20余期,培训共计1600余人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一、政策引领,试点先行,助力“健康中国”行动
作为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,我校深入贯彻落实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及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》等文件要求,充分发挥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育人功能,将急救教育纳入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重点任务,切实增强学生安全意识,提升学生自救互救能力。


二、育心育能,课程思政,践行“生命至上”理念
“精心”应急救护辅导员工作室的负责人葛精精,从课程设计、理论授课到实操指导全程主导,致力于将急救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,在急救教育中传递“敬佑生命、救死扶伤”的精神,并在课程中融入大医故事,创新课程思政形式,旨在技能传授的同时,厚植医学人文精神,培育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

三、网格赋能,精准覆盖,构建“三级联动”机制
依托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,构建“教师&辅导员—社区管理员—学生寝室长”三级联动的网格化急救体系,为实现“重点岗位重点人群全覆盖、一个寝室一个急救员”的目标,先后开展二十余期急救培训课程,累计培训1600余人并发放大连市红十字会急救证书。以寝室长为抓手,由点及面辐射全体学生,并在学生寝室门上粘贴“急救员”标识,确保学生在突发事件中迅速响应,缩短救援时间。



四、长效护航,服务社会,打造“公益急救”品牌
依托大连市红十字会、学校附属医院开展急救科普“五进”活动,推动急救知识社会化、普及化,践行医学院校服务“健康中国”的使命担当,打造“公益急救”的特色品牌。通过持续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,不仅提升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,也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急救技能的青年人才。

未来,党委学生工作部将持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,培养更多乐于施救、敢于施救、善于施救的红十字救护员,并以此为契机不断丰富“三季两点一社区”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内涵,结合医学特色和学校实际,深入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、职业化、专家化建设,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